化学系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信息 >> 化学系 >> 正文

    李赫楠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3日 10:56 点击:

    李赫楠

    职称/职务

    教授/博导

    邮箱

    lhn@ujs.edu.cn

    研究方向

    能源化工、电催化、电分析

    个人简介

    李赫楠,男,博士,教授,博导,无党派人士。长期从事功能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光/电化学及储能等方面应用研究。(I)针对目前非贵金属催化材料在实际电池运行状态下低活性、低稳定性等问题,探索构筑高性能金属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及电极结构的有效方法。(II)从事针对环境污染物及致病病毒的光电分析方法研究,聚焦光电传感界面的构筑及新型光电纳米材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2020年至2024年,连续被评为“年度影响力榜”的世界前2%的科学家之一,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近五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IF: 23.5),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9), Nano Energy (IF: 17.1),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IF: 14.9),Advanced Science (IF: 14.1),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IF: 13.5),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F: 13.2) 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成果转化5入选江苏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育人选。2021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指导学生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江苏赛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江苏省三等奖。

    教育经历

    2012/03至2015/03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

    2008/092011/06,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硕士

    2004/092008/06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8/04至今,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2016/102018/03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特聘教授

    2015/06至2016/06,昆士兰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能源化工、电催化(金属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

    2. 光/电分析化学(环境污染物及致病病毒检测

    承担项目

    1. 多级孔氮化钨基电催化剂结构调控及其氧还原性能强化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在研

    2. 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142万,主持在研

    3. 转基因Bt蛋白纳米抗体/功能石墨相氮化碳基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主持结题

    4. 非金属掺杂g-C3N4/纳米抗体光电免疫传感平台的构建及用于转基因Bt蛋白检测研究,江苏省科学技术厅青年项目,主持结题

    学术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PU Chen, LI Henan*, et al., Transition metal alloy-based catalysts for zinc-air batteri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26, 546: 217045.

    [2]DENG Daijie, LI Henan*, et al., Charge delocalization regulation of atomically dispersed tungsten sites by axial sulfur atoms for highly active oxygen reactions in low-temperature zinc-air batteries. Nano Energy, 2025, 134, 110579.

    [3]WANG Zehui, LI Henan*, et al., Tailoring Mn–N4 electronic structure via sulfur coordination for superior oxygen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t in zinc-air batteries.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5, 110, 647.

    [4]CHEN Yun, LI Henan*, et al., Photoinduced Zn-Air Battery-Assisted Self-Powered Sensor Utilizing Cobalt and Sulfur Co-Doped Carbon Nitride for Portable Detection Device. Advanced Science, 2024, 2408293.

    [5]DENG Daijie, LI Henan*, et al., Non-covalent interaction of atomically dispersed Cu and Zn pair sites for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2203471.

    授权专利

    1.一种铁/铜氮杂石墨烯锌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ZL 201910398385.4

    2.一种多过渡金属氮化物锌空气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ZL 201911003535.3

    3.一种高稳定性双过渡金属掺杂碳化钨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ZL 202010091728.5

    4.一种铋/氮化碳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ZL 201811176358.4

    5.一种过渡金属合金/多维碳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ZL 201910212759.9

    成果获奖

    1. 二维超薄材料光电检测性能及污染物治理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


    (欢迎优秀学子报考本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