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纳米限域催化膜实现分子氧高效自发转化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4日 10:56 点击:

    近日,我院潘建明教授团队在国际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Nanoconfined Cu-O-Mo Asymmetric Sites Enable Ambient Spontaneous O2-to-1O2 Conversion for Sustainable Water Purification”的研究论文,江苏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江苏大学潘建明教授、戴江栋副研究员和香港浸会大学赵峻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传统高级氧化过程(AOPs)依赖羟基自由基或硫酸根自由基等活性氧物种,但存在选择性差、寿命短、需外加氧化剂或能量输入等问题。1O2具有适中氧化电位和长寿命优势,但其自发生成面临自旋禁阻和中间体脱附瓶颈。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不对称Cu+-O-Mo6+双位点,精确调控纳米通道,限域效应增强了局部反应物浓度和电子转移效率,在无外加化学活化剂或能量的条件下,直接驱动O21O2的转化。

    Cu-MoO3催化膜在连续流过滤实验中展现出非凡性能:1O2选择性95.2%和降解速率常数0.053 ms-1,远超大多数需外加氧化剂的Fenton-like体系。纳米限域环境使O2和污染物的局部浓度提升6.4倍和5.6倍,显著加速界面电子转移。系统在146小时连续运行中保持稳定,金属浸出量低于0.02 mg L⁻¹,操作成本仅0.01 USD L⁻¹,符合最严格的饮用水标准。在复杂水基质中,该系统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等电子富集污染物去除率超过95%,且耐受高浓度离子和有机物干扰。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催化膜设计范式,为可持续水处理技术开辟了新道路。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原文衔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14600